全国服务热线:400-0379-440

新闻中心 PRODUCT DISPLAY

天水让飞起来的陆军更红外线仿真坦克能打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7 230 次浏览

  “登车!”接到指令,某合成旅官兵迅速集结,向预定地域快速机动,不远处的天空中,4架武装直升机挂载导弹呼啸而来。

  近日,陆军依托全军营区基地化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第76集团军某合成旅,组织营区“两化”建设暨战建备一体观摩集训。近百位将校军官云集昆仑山下,观摩陆军部队统筹推进战建备一体全面建设的最新成果。此次集训,展示营区“练兵备战基地化红外线仿真坦克、建设管理标准化”建设新样子,为陆军部队深化战建备统筹,转化打仗型营区成果,提高法治化建设水平提供“旅团方案”。

  “这几年,陆航、空突等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很快,如何让飞起来的陆军更能打红外线仿真坦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现场组织训练的该集团军参谋部参谋李志军介绍,这场由合成旅步兵营和某陆航旅部分力量共同完成的拔点作战红外线仿真坦克,旨在检验营一级陆空协同训练新成果,为陆军部队打通陆空协同“最后一公里”探索路子。

  据了解,此次集训,陆军研究出台陆空火力协同、武装侦察班敌后侦察行动、轻型高机动步兵排拔点行动等典型课目的组织与实施,重在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开展战备训练的创新实践,推进旅团部队实战化训练转型升级。

  不仅实战训练在加速转型,作战能力的加速生成也在与时代同频共振。在该旅的室内综合训练场红外线仿真坦克,“科技+”支撑训练方法手段不断创新,发挥出重塑练兵场的无穷威力。

  在电抗训练专修室,官兵正在通过VR虚拟系统组织超短波通信干扰台站展开与撤收模拟训练。这样沉浸式的训练,给官兵带来新奇感的同时,也改变了过去训练“空对空”红外线仿真坦克、训练信号种类少、保障困难的窘境。

  据了解,依托此次集训,陆军推开模拟仿真多训的路子,将模拟训练标准规范融入陆军军事训练体系、纳入部队年度训练任务统筹落实,为陆军部队加速军事训练转型升级蹚出一条新路。

  “70年前,26岁的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用血肉之躯铸就‘纪律重于生命’的精神丰碑……”前不久红外线仿真坦克,该旅“邱少云生前所在连”学习室,连队指导员杜欣然依托政治工作信息平台,在“云端”开展了一堂“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奋斗强军”教育微课,与全连官兵同步“云端”听课的还有该旅百余位政治教员。课后,官兵纷纷登录网站教育模块,实时进行点评,或点赞鼓励,或提出建议。

  “数字是新时代的脉搏,只有插上信息化翅膀,政治工作才能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该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金凯表示,结合此次集训,他们以强军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电视电话会议网为依托,构建政治工作信息中心,实现了授课实时直播、课程“云端”分享等功能,对旅团部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设做了探索示范,同时对表上位法规,制定政治能力训练、官兵福利待遇、营区文化环境建设等规范,对接战场需求探索战时政治工作准备,着力解决基层关注关切、反映较大的矛盾问题红外线仿真坦克。

  探测距离达数公里的红外夜视功能执法记录仪、具备离线多语种实时翻译功能的手持式翻译机……在政治工作成果展区,一件件科技含量高的战政物资器材让与会代表耳目一新。陆军政治工作部某局干事张玉国介绍:“战时政治工作规范成果重点对作战方案计划、战场处置流程、战地骨干队伍、‘三战’攻防能力、政战物资器材等进行了明确细化,力求拿着就能上战场、到了一线很管用。”

  空旷的戈壁滩上,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划破营区的宁静。人员收拢、启封装备、请领物资,该旅官兵有条不紊、紧张有序。马达轰鸣中,一辆辆铁甲战车鱼贯而出,利用营区纵横交错、宽阔平坦的道路网系,双向双侧编组、双路通过营门驶向集结地域。

  “营房就要有营房的样子,这个样子首先应该是打仗的样子。在陆军机关指导下,我们按照‘两化’理念,让营区建设向基层全面建设延伸、向生成战斗力拓展。”该旅旅长杨生春介绍,此次集训,他们让参训人员循着“营区是作战单位的基地,核心功能就是练兵备战”这条主线,机关指挥与办公融为一体,分队战备与生活融为一体,官兵训练与住用融为一体,让与会人员体验“两化”营区的新理念新成果。

  “打仗的样子,体现在每一处细节。”指挥办公场所,集成建设作战值班室、作战室、战备资料室等指挥保障要素,过去分散配置的战备车库,现在靠拢部署在机关楼两翼,机关指挥所实现了下楼进战位、出楼上方舱、上车能指挥。基层连队在集中布设“三室一库”的基础上,增设的弹药室、兵器室按照“建制同柜、模块存取、大件上架、定位存取”要求,存放连队编制武器,以班为单位同存同取、成套取用,官兵存取武器弹药更加快捷。

  铁打的营盘,必须适应流动起来的部队。据介绍红外线仿真坦克,这座新营区从规划建设之初就考虑到标准化问题,比如以合成旅编制人数上限设计宿舍楼和食堂,以陆军现役地面装备尺寸上限设计装备库房,确保一个营区适应多型部队,一栋营房满足多种需求,一间库房匹配多代装备。

  “报告指挥员,1号车载榴弹炮已恢复作战能力,2号车载榴弹炮待战斗间隙进行修理。”室外训练场,一场实战背景下的装备抢修演练拉开帷幕。两门车载榴弹炮机动中遭“敌”炮火袭击,请求抢修支援。

  接到指令,修理连一级上士张小培带抢修小组前出对装备损坏情况进行评估。门火炮炮管变形,第二门火炮底盘受损无法机动。为保障装备时间重新投入战斗,张小培将第二门火炮炮管吊装到门火炮上,一番“嫁接”,一门火炮“满血复活”,重新投入战斗。

  “战时抢修,让战损装备重返战场是硬道理。”陆军装备部某局副局长刘伟光介绍,这次集训,陆军装备部围绕装备毁伤评估缺标准、应急抢修缺方法、力量运用缺规范等问题,梳理细化了《合成部队装备抢救抢修行动概则》《装备战场抢修手册》等内容,形成了战时抢救抢修标准体系。同时重点规范了战时保障运行体系,完善了平时、战时两条线界定管理保障职能任务,实现了业务有制度、工作有规范、建设有标准。

  集训重在创新变革旅团部队保障管理新模式,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保障效能红外线仿真坦克,压减非核心保障事务,助力部队练兵备战。在营区服务区,“减负释能、还兵于战”的创新后勤管理方法让人眼前一亮:垃圾分类、污水处理等交给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经营,让官兵集中精力练兵备战;将副食品采购交给政府组织,部队在智能化终端一键下单、一站送达红外线仿真坦克。